新课改高一教材第二册的《荷塘月色》一文后面,有一幅背景衬图,醒目处有几个大致一看形体确实难以辨识、意思也较为费解的字。——甚至发生了有人认为是六个字,有人却认为是七个字的“数字”分歧。
仔细辨析,当是“靁婆頭峰壽者”六个字,其中有三个字“靁、頭、壽”今已简化,“頭”字写成草体,更难辨认了。“靁婆頭峰壽者”——即“雷婆头峰寿者”。从文字的位置和下面的印章推断,这该是画家人名的落款。
——这位画家就是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。
潘天寿(1897—1971)字大颐,号寿者,又号雷婆头峰寿者。浙江宁海人。曾任上海美专、新华艺专教授,浙江美术学院院长,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、全国人大代表、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。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。他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毕生精力,并使之成为一整套国画教学的体系。他在艺术上博采众家之长,形成了独特风格。不仅笔墨苍劲有力,而且大气奇崛,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和别树心裁的情感美。
其号“寿者”源于名字“天寿”,另号“雷婆头峰寿者”中的“雷婆头峰”则与流传在他的故乡浙江宁海的古老神话故事有关。——善良勇敢的雷婆婆为了拯救备受煎熬的百姓,和九条恶龙展开搏斗,她自已最后却被玉皇大帝所“惩处”,给化成一座坚硬的山石。潘天寿的母亲曾多次指着远方的山峰说,“那就是雷婆婆!”母亲指给他看的那个黑色的山头像一个大发髻,像一顶帽子,更像一颗充满智慧、象征崇高精神的头颅!从此“雷婆头峰”这一神圣而令人神往的名字,便植入了潘天寿那幼小、聪慧的心灵,最终成为了他晚年绘画常用的一个名号的重要组成。
潘天寿这幅著名的国画“荷花”,挥洒雄浑,笔峰传情,意蕴深远。设它为《荷塘月色》的衬图,更增添了作品的韵味和凝重的朦胧美。
(以下为潘天寿所画“荷花”原图的全貌。仅供朋友欣赏、参阅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