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克石东郊门都河上的门都大桥(218·2米长)
宽广的正面门都大桥(42米宽)的景象
那么,为什么把这座雄伟壮观的桥命名为“门都”呢?
这要从牙克石的水系谈起了。
林城牙克石水资源非常丰富。粗看它的河流由东南,经东面、北面,流向西北,呈“C”字形半包围环绕着牙克石;细察,便会发现:这水原来是两条河流组成的。
“门都大桥”跨越的河流是地图标志的“免渡河”,它由东南流入市郊,再于正北方与另一条流经的河流相汇,一起流向西北。。——另一条河是起源于库都尔一带山区,流经乌尔其汉,进入牙克石市北,与“免渡河”相汇后流向海拉尔的“扎顿河”(现在叫海拉尔河)。
免渡河的河水发源地可东溯博克图一带的大兴安岭西麓,一路向西流经伊列克得、免渡河镇,然后进入牙克石。免渡河镇就是依河而得名。与发源地一山之隔向东流去的河流叫雅鲁河。有趣的是也有个城市因河而得名,那就是“雅鲁镇”;“雅鲁”是蒙古族语言“湍流、快速”的意思。
那么,“免渡”是什么意思呢?
小的时候,我在远离大兴安岭的故乡读书,地理课本上有全国最冷的地方是免渡河-52°的C记载。小学老师很富有想象力的告诉我们:免渡河,就是那儿的河水一年四季都结冰,不用“渡”就能从河上走过去,所以叫“免渡河”。多年过去了,才发现,这个想象奇特的“知识”原来是错误的。在我们国内再冷的地方也不会有“四季如冬”之处哇。但在那闭塞的远离内蒙古的山区,谁能知道这“免渡”二字不是“不能渡”或“不许渡”的意思,而竟然是蒙古族语言“门都”一词的译音呢?
“门都”这一词汇在蒙古族语言中是“平安、吉祥”的意思。
门都大桥,其实是牙克石市郊的一座跨越 “门都河”的大桥。把牙克石的这座大桥命为名“门都”,真是取意高妙:首先是它能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专业名词的民族特色,体现了多民族的和谐、包容,团结、发展;再者,“门都——平安、吉祥”,既是桥名,又寓有对城市和城市人民的祈求与祝福。
这座横跨“门都河”的门都大桥引线工程,西起市中心街道的兴安东街与翠杨路的交汇处;向东,与牙伊公路相接,形成牙克石市东北部农、林、牧、矿区的重要通道,是通往根河、鄂伦春等北部林区旗市及毗邻其他城市最便捷的重要线路之一。门都大桥的建设对完善牙克石地区交通公路网络功能,促进牙克石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
这座双侧桥栏上雕有176幅汉白玉的祥云瑞气、鸣禽走兽精美图案的大桥,设计为河水可承百年一遇,载荷为城市甲级。它竣工半年以来,游人如织,尽管周边的景区正在筹建之中,却已显现出独特的魅力。
它的确充实了林城人民快乐、平安的生活,让人感到了幸福、吉祥的情趣。
牙克石的门都大桥啊,——你定然是牙克石永远的“门都”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