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,这几年留在市里过春节的人越来越多了。期间,许多公园都推出了大型的花展。
人民公园是月季花,园博园是茶花;洪湖公园赏睡莲,莲花山公园看桃花。要想观赏梅花,那得数得上三洲田森林公园里的最美了。
如果,还想观鸟,或者看动物;那么请到深圳湾公园,或者东湖公园、儿童公园。
不知我是不是受到了宋代周敦颐《爱莲说》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”的影响,听说要看花展,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洪湖公园赏“睡莲”。
其实,没到洪湖公园以前,我还真没太注意到什么是“睡莲”。在我的印象里,荷花好像只有大小或红白之分。
到了洪湖公园一看,荷花倒是不少,全是小荷花。这时,我才知道这种小荷花叫“睡莲”。
我赶忙拍照,花儿不大,姿态却很优美;颜色也很多,粉的、红的,还有蓝的和紫的。
盆景、小池中的睡莲各具特色;湖光倒影,亭榭廊桥无不睡莲争艳,景色幽美。
在湖边,突然看到一块颇有风韵雅情,题为“赏莲四准则”的宣传板。其内容第一段是:“如何赏莲?古人认为:‘茗赏者上也,谈赏者次也,酒赏者下也。’而今人赏莲,很少有茗赏和酒赏的习惯。一般以静观为乐,故有‘静观万物皆自得’之趣。其实,赏莲是一种精神享受,它不仅使人闻香观色,清暑解闷;还会使爱莲人修养身心。赏莲,就人的性格而言,各有所爱,个性使然。如同欣赏诗琴书画一样,赏莲也要讲究其色、香、姿、韵之准则,不然,就会走马观花,茫然所失。”
而后四段是“赏莲四准则”的具体内容:一是赏莲之色,二是赏莲之香,三是赏莲之姿,四是赏莲之韵。每项均引用一句古人诗词以增加美的内涵。
第四项所引入的恰恰是我喜欢的周敦颐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的名句。
在欣喜之余,我一琢磨,感到有点不对呀。眼前这“莲”,有的植于花盆之中,或有根系浅露,只见黑球带须状的小根,并未见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莲藕哇;其姿态,叶柄弯曲,匍匐水上,与《爱莲说》的“中通外直”和“亭亭净植”的形象不能不说“相去甚远”。
认真对比这才发现,“睡莲”和古人所说的“莲花”不是仅仅有大小之别,其实本不是一回子事儿。
倘若有人认为“不太细心的一般人不太明了,公园也会故意借用一个“莲”字混淆概念,以增加雅趣”,那就错了。其实洪湖公园的莲花既包括荷花,也包括睡莲。公园内所保存荷花、睡莲、王莲及其它水生花卉种类及品种好几百种。只不过它们开不同期罢了。——冬绽睡莲,夏开荷花;赏者切莫心急耶。
原来“睡莲”的妙,就在一个“睡”字上。由于它对阳光非常敏感,日暮时分莲叶卷屈,花瓣合拢,宛如“入夜而睡”;清晨阳光初上,卷屈的叶子逐渐展开铺在水面,花瓣犹如向日葵一样迎着阳光开始绽开。
大千世界,花卉星海;各得其妙,美不胜收。
睡莲的绽放,给南国冬季增添了与梅花一起的“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”的美感。
古人称之为“莲”的即是“荷花”,每每入诗入画。颜色粉红、淡白;朵大茎直,端庄华贵。传说中的宝莲灯,佛堂里的莲花宝座,皆属这种荷花。
洪湖公园“花间隐榭,水际安亭”,赏花游乐,乐趣横生。——看,这是一只水鸟正在窥探游人之乐。
洪湖公园一游,赏得睡莲,略闻其详;增长见识,沐浴春光。——锦色满园待常看,东风送得菡萏香。
评论